刑天舞干戚下一句(“刑天舞干戚”的出处是哪里)

窗外的花开了一夜的荒凉 诗词教学 10

刑天舞干戚下一句是什么

该句话下一句是“猛志固常在”。“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出自陶渊明的《读山海经》,意思是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这句诗的含义是表达了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即使在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挫折时,也需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斗志,不断前行。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刑天”就表示誓戮天帝以复仇。干戚是一种古代的斧头。

《读山海经·其十》 作者:陶渊明【魏晋】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刑天舞干戚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是一个巨人的名字,舞就是舞动的意思。干:是盾牌,戚:是兵器。这就话的意思就是刑天舞动这兵器。

注:含有通假字的一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全文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在《读山海经十三首》中,有一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是陶渊明藏在淡然背后的另一面。晚年的陶渊明虽身老家贫,壮志难酬,但他并没有灰心丧志,反而是奋起自勉:“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刑天舞干戚是什么意思?

刑天舞干戚是刑天挥舞着盾斧。刑天是《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人物,原是一个无名的巨人,因和黄帝争神座,被黄帝砍掉了脑袋。干戚:干(盾)和戚(武器)。

“刑天舞干戚”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之一,和李白没有任何关系。 刑天舞干戚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是一个巨人的名字,舞就是舞动的意思。

刑天舞干戚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操干戚以舞。精卫填海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术。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佼。是炎... 刑天舞干戚 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操干戚以舞。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术。

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刑天为炎帝近臣,自炎帝败于阪泉,刑天一直伴随左右,居于南方。蚩尤起兵复仇被黄帝削平,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刑天吞不下这口气,他一人手执利斧,直杀上中央天帝的宫门之前。黄帝也不是好惹的,他亲自披褂出战,双方杀得天昏地暗。刑天终于不敌,被黄帝斩下了头颅。

“刑天舞干戚”的出处是哪里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辰 一作:晨)作者简介(陶渊明)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刑天至此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干,盾牌(风神盾);戚,大斧。

大意是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表达了陶渊明不屈服于世俗的决心。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这首诗出自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诗的第十首。形容失败了的刑天仍然挥舞着板斧和盾牌继续战斗,其刚毅的精神仍然存在。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梅经>》[意思]刑天挥舞着盾牌和大斧,它勇猛的斗志因此永远不衰。

刑天舞干戚下一句

刑天舞干戚的故事出自《山海经·海外西经》。《山海经.校注》云:“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

刑天舞干戚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之一,刑天是《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人物,原是一个无名的巨人,因和黄帝争神座,被黄帝砍掉了脑袋。“刑天”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天者,颠也;刑者,戮也。天就是天帝,“刑天”就表示誓戮天帝以复仇。

刑天是山海经里提到的一位无头巨人,原是炎帝的手下。自炎帝被黄帝在阪泉之战打败之后,刑天便跟随在炎帝身边,定居在南方。当时,蚩尤起兵复仇,刑天曾想去参加这场战争,但被炎帝阻止。后来蚩尤被黄帝铲平,刑天一怒之下便手拿着利斧,杀到天庭中央的南天门外,指名要与黄帝单挑独斗。最后刑天不敌,被黄帝斩去头颅。而没了头的刑天并没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了起来,并把胸前的两个乳头当作眼睛,把肚脐当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这首诗出自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诗的第十首。形容失败了的刑天仍然挥舞着板斧和盾牌继续战斗,其刚毅的精神仍然存在。

诗里给我们讲了《山海经》里的两个故事,精卫填海和刑天舞干戚。大意是,精卫鸟不停的衔起小树木,要去把东海填平,刑天的头虽然被砍掉了,手里的战斧和盾没有丢弃,其和天帝斗争的意志仍然在。活着的时候已经毫无畏惧,死了更不会后悔,如果没有这样雄心壮志,又怎么能得来美好的时光。

陶渊明写这首诗,是借用了古《山海经》的两个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心志。陶渊明写这首诗时的情形且不细谈,只说精卫填海和刑天舞干戚这两个故事。

精神大意

精卫口含小小的木块,将要填平深深的大海。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徒然胸怀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时刻怎可期待!

标签: 干戚 刑天舞 山海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