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的特点(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种一个月亮 诗词教学 6

咏史诗咏史诗的特点

怀古咏史诗的特点在于诗中融入历史元素,可能是人物、事件、遗迹,但诗歌的表达更为艺术化,不拘泥于史书的严谨。例如,《贞一斋诗说》强调,咏史诗不必严格遵循事实,重要的是通过古人的杰作感受其深层含义。

刘禹锡的诗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广阔,风格上汲巴蜀民歌含思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健康活泼,充满生鼎情趣。刘禹锡的讽刺诗往往以寓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

刘禹锡咏史诗的特点如下:刘禹锡及其诗风颇具独特性。他性格刚毅,饶有豪猛之气,在忧患相仍的谪居年月里,感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吟出了一曲曲孤臣的哀唱。

《咏史诗》是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咏史诗》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咏史诗》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咏史诗》发端于秦汉时期,而唐代是咏史诗创作的成熟与繁荣期。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杜牧的怀古咏史诗数量比较多,而且大多抒写对于历史上繁荣昌盛局面消逝的伤悼情绪,寓有盛衰兴亡不可抗拒的哲理意味。

陶渊明咏史诗所表现的并非单纯的怀古、崇古意识,而是以古现今。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

咏史诗的特点 咏史诗包含了许多文学手法,如比喻、夸张、联想等,同时也需要符合文艺基本规律,包括韵律、节奏等。由于历史开始具备感性、表现性的特征,所以咏史诗的一大特点便是对事件人物的感情的表达。同时,咏史诗也允许自由创作及虚构情节,这样可以让读者与历史事件有更深入的交流。

咏史诗的特点:咏史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思路:历史上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鉴赏时要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的相似点。

中唐咏史诗创作特点?

诗人们通过怀古,或警策当朝统治者(借古鉴今),或感叹唐帝国江河日下(借古伤今),或抒发自身在覆巢之下的忧畏之情(借古抒怀)。

左思的代表作品是《三都赋》和《咏史诗》,其中《咏史诗》共八首,具体特点如下,仅供参考:1.其内容和结构既可各自独立成章,又可合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组诗把咏史和咏怀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愿望,抒发蔑视豪门的傲气,抨击埋没英俊的世族门阀制度。

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

咏史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描述和评价,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作者对历史的见解和情感。

咏史怀古诗特征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⒈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⒉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咏史诗的咏史诗的特点 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说,“咏史起于班固,但只咏史事,不联系自己。”魏晋时期的左思有《咏史》八首。《世说新语·文学》记镇西将军谢尚舟行经牛渚,月夜闻客船上有人咏诗,遣人讯问,乃是袁宏在吟咏自作的《咏史》诗。

此诗是开成四年杜牧由宣州赴京途经和州乌江亭时所写的一首咏史诗。

唐代的时候是咏史诗繁荣期。 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

这样,他既咏了历史人物,又抒发了自己的某种情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咏史诗的传统。好的咏史诗,基本上都是这么写的。那么,唐代的咏史诗是什么样子的呢?李白和杜甫写了大量的咏史诗,他们咏过很多历史人物。李白最喜欢咏的是鲁仲连和张良。

龚自珍《咏史》: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怀古和咏史区别?

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 ——长于议论精辟。

杜牧怀古咏史诗的特点包括( )。A.抒发政治感慨 B.表现政治见识 C.立意高绝 D.议论不落窠臼 E.采用七绝形式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杜牧的怀古咏史诗数量多,创作出许多有“二十八字史论”。

咏史诗它是我国古典诗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国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作者直接歌咏历史题材,以寄托思想感情,来表达议论见解的一种类别。

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说,“咏史起于班固,但只咏史事,不联系自己。”魏晋时期的左思有《咏史》八首。《世说新语"文学》记镇西将军谢尚舟行经牛渚,月夜闻客船上有人咏诗,遣人讯问,乃是袁宏在吟咏自作的《咏史》诗。

作者朝代背景不同 《题乌江亭》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杜牧于会昌元年(841年)赴任池州刺史时,路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

杜牧咏史怀古诗有何特点

咏史诗的特点:

1、咏史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2、思路:历史上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鉴赏时要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的相似点。)

咏史诗的主要内容:

1)对人或历史表达缅怀之情,或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

2)通过仰慕凭吊古人,感慨身世,表现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

3)对昔盛今衰的感叹,咏古实为伤今,讽喻社会现实。

咏史诗常用表现手法:

1、对比。通过昔日的繁盛与今日的凄凉对比,从而突出今日的凄凉。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如今只有鹧鸪飞”。前三句渲染勾践灭吴归国的繁华,后一句直转写越亡后的荒凉。这是李白在南游吴越所写,表达了一种盛衰无常的感慨,并在咏叹中又有对当朝统治者唐玄宗荒淫生活的嘲讽。

2、融情入景。诗人善于将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中,不着痕迹。

如杜甫的《蜀相》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走进武侯祠的所见所闻,“自”即“自己”,“空”即“徒然”。碧草映阶,也不过自为春色罢了,诗人无心欣赏;繁枝茂叶里的黄莺,也不过徒然唱着春歌罢了,诗人无心倾听。为什么?诗人此刻想到诸葛亮一生功业付诸东流,自然涌起一种悲伤和落寞的情怀,而眼前草色、黄鹂不正是这种心情的写照吗?

3、拟人。以物作证,这个物都是具有永恒时空意义如月亮或长江等,它们已被人化成为见证历史盛衰变迁的见证人。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个“旧时月”正是作为石头城六朝盛衰的历史变化的见证人出现的。

4、讽刺。诗人在怀古咏史中,往往在对帝王将相的事迹发表个人的看法,这看法中由于诗人的人民性立场,多有批判意味的,由此构成讽刺,而且这讽刺因为对象的特殊性,用了讽喻的方式,多显含蓄。

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华清宫是唐玄宗修建的行宫,玄宗和杨贵妃曾在那里寻欢作乐。诗不明白说唐玄宗荒淫好色,贵妃恃宠而骄,而形象地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对比,“妃子笑”易使人联想到周幽王为博妃子笑而亡国的故事。这样不用直抒己见而写作用意自明,且含蓄,耐人寻味。

5、衬托。指诗人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景物描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以壮阔之景为周瑜的出场作了铺垫,也从侧面衬托了周瑜的英雄伟业和豪迈气概。

6、用典。使用典故,能用少量文字传递丰富思想,增强诗歌表现力。

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连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也是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用历史事实来说明现实问题。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侘胄没有准备急于收复中原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自比,则是内心的独白。这首怀古之作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热忱。

7、虚实。古诗常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结构更紧凑,想象就是虚的一种。

如姜夔的《扬州慢》:“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表楼梦好,难赋深情。”“杜郎”两句,是想象当年在繁华富庶的扬州写下了名噪一时的佳句的杜牧,如今要是再来,面对荒凉破败的扬州城,恐怕再也做不成“扬州梦”,写不出“豆蔻词”了。含蓄地抒发了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情。

标签: 咏史诗 历史人物 怀古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