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围魏救赵的典故简述)

早间雾浓 诗词大全 4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故事是什么。

魏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直接攻打魏国的国都大梁,魏军只好回军救援,解了邯郸之围。

成语故事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势力强大的魏国进攻赵国,魏国将军庞涓指挥大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第二年,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八万前往救援。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后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于是 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

为了达到某个预定目的,如果直接去做可能会适得其反,但是你从另一个角度去做,反而会得到好的效果.如果将这一哲理灵活运用到思想教育工作中。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

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的成语故事?

发生在公元前353年、战国时期的围魏救赵之战,也叫桂陵之战。

魏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直接攻打魏国的国都大梁,魏军只好回军救援。

围魏救赵原是我国战史中一个成功的战例。这个成语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故事梗概:公元前354年,魏国由庞涓做统帅起兵攻打赵国,一直打到国都邯郸城下,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领军队前往援助。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其实事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看问题不能就事论事或只注意比较显露的因素,而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和要害,避实就虚,这样来解决问题可能更为见效。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出自战国时期,是一段著名的历史故事。

围魏救赵的典故简述

成语故事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战国时期的赵魏两国原指战国时期齐国用围攻魏国国都大梁的方法,迫使魏国。4教父使出围魏救赵之计,威胁杀害老潘的家人来解危。

公元前353年,魏国国君魏惠王派大将庞涓带兵去攻打赵国,团团地围住了赵都邯郸。情况非常危急,赵国的国君赵成侯派使者到齐国去求援兵。齐国的国君威王很痛快,立刻拜田忌为大将,拜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

你好,《围魏救赵》是一个历史典故,也是一种成语,它的故事来自于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的历史事件。

这个成语指袭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回的战术。 围魏救赵的故事7 战国时期,魏国的将军庞涓率领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向齐国求救。【今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师,率军救赵。田忌准备跟魏国的主力作战,孙膑却说:魏国的主力进攻邯郸,魏国的都城一定空了。

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 【注音】wéi wèi jiù zhào 【具体故事】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将田忌、孙膑率兵救赵,直捣魏都大梁。魏军闻讯撤回,在桂陵遭到齐兵的截击而大败,赵国之围遂解。战国时期,魏惠王任庞涓为大将。他恃强凌弱、常常侵犯邻近的国家。

围魏救赵的成语典故分享

围魏救赵,讲述了一场战国时期经典的战役,最早出自于《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

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它也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典故:公元前三五四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若直打赵国都城邯郸,既解旧恨又一举双得。魏王从之,欣欣然似霸业从此开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这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将他聘得,当时庞涓也正事奉魏国。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且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解乱丝结绳,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争斗,不能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定会自解。我们再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路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复又陷于孙膑的伏击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标签: 魏国 救赵 赵国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