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史记》名词解释?
“资”,给,提供。“治”,治理。“通”,全面的,通用的。“鉴”,镜子,对照镜子,可以体察自身的过错。所以“资治通鉴”的意思就是“用来给帝王统治参考的前代历史事实”。《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的纪传体史书。这个名字就简单了,“史记”,倒过来就是“记录历史”。
完成了《汉书》,不仅为后世同类史书奠定了规模,而且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中的独特地位。班固除给后世留下巨著《汉书》以外,他还写了大量的典引、诗赋、铭、颂等文章,在范晔(刘宋)写《后汉书》时尚存41篇,除《后汉书》中保留的三篇外,其余大多散失。
回天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huí tiān,意思是指谓权大势重。 解释 (1)比喻权力大。《梁冀传论》:“商(梁商)协回天之势,属雕弱炸期。
中元二年是公元57年,一世纪,农历丁酉年,鸡年。 根据《后汉书》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缓。
范晔的《后汉书》以其独特的编撰方法,保存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尤重气节。而班固的《汉书》则开创了纪传体编纂的先河,承载了儒家的正统观念。三国时代的史家之笔:《三国志》与《魏书》陈寿的《三国志》以三国时期为焦点,虽尊魏为正统,但内容有待深入。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本名《诗》、《诗三百》,汉代始尊称为《诗经》,是春秋时编成的一部上古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三百零五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十通:是指我国古代十部闻名的政书,包括:唐代杜佑根据刘秩所编《通典》,宋代郑樵编纂的《通志》,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清朝的《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皇朝(清)通典》、《皇朝(清)通志》、《皇朝(清)文献通考》和清末刘锦藻所编《皇朝(清)续文献通考》。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译文如下: 郭伋字细侯,是扶风茂陵人。郭伋少年时就有志向和操行,哀帝和平帝年间被征召到大司空府,几次升迁后任渔阳都尉。
文言文""再""的意思?
――《礼记·儒行》。注:“犹不更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再战而烧夷陵。――《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再迁为太史令。
“杀人诛心”的意思为要杀死一个人,不如去揭露谴责他的思想,动机。出自后汉书,而我的理解为,要想快速的消除人的抵抗意志,要从思想和心理上干掉他,使他对于自己的坚持产生绝望,从而导致精神崩溃,无法继续抵抗,只能顺从。
(1).后进的学者。《汉书·董仲舒传赞》:“ 仲舒 遭 汉 承 秦 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羣儒首。
班固以《两都赋》和《汉书》闻名,不仅是史书巨著的开创者,还创作了各类文章,如《班兰台集》,其地理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汉书·地理志》中。他的作品在《后汉书》中有部分留存。张衡则是以散体大赋《西京赋》和《东京赋》最为人熟知,还有《思玄赋》和《归田赋》等。
《资治通鉴》《史记》名词解释
《汉书》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班固编写的一部史学名著。班固的父亲班彪做《后传》数十篇,将史记续写到西汉末年为止。班彪去世以后,班固继承父亲的事业,用了2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西汉历史著作的大部分。在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由于外戚窦宪之祸的牵连,而免官入狱,永元四年死于狱中。据说,汉和帝命令班固的妹妹班昭续写八表,马续补写《天文志》,最后完成了《汉书》的编撰。《汉书》全书由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组成,共有100篇,80万字。基本上沿袭了《史记》的体例而稍作变更,把“书”改为“志”,把“世家”并入“列传”。《汉书》在编撰学上的成就很大,他包取一代,自成一书,创造了纪传体段代史的体例;他在《史记》的基础上进一步整理了纪传体,使体例更加统一,历史资料和历史知识更加丰富。在《汉书》十志中,首创了刑法、五行、地理、艺文等四志。系统地整理了中国自西汉以来在刑法、哲学、地理、典籍等方面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汉书》的不足就是失去了对社会的大胆批判精神。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五史”之首,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约3000年间的历史.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到了三国时期,这本书才被明确称为“史记”.司马迁的《史记》在汉魏期间属于禁书,官民不得自由阅读,即使是王公诸侯亦没有此权利,而且删去《史记》的《孝景本纪》、《孝武本纪》等10篇,其他篇章亦多有篡改.今日《史记》的版本,与司马迁的原稿差别很大.东汉明帝、魏明帝曹睿等君主都曾痛批司马迁诽谤汉武帝.例如班固在他的著作《典引》称,永平十七年某日,东汉明帝曾在云龙门召见他、傅毅、贾逵、杜矩、展隆及郗萌等人,派个宦官拿了篇司马迁的《秦始皇本纪》,询问他们是否觉得司马迁的史论有不对的地方,班固指司马迁引述贾谊《过秦论》:“假设子婴有中人之才,秦的社稷还可以保住”,这番话相当有问题.
《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不仅如此,《史记》还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
抢首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