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 墨竹图的简介
郑板桥是清代名士中最有个性的一位,列于“扬州八怪”之首。他的怪,从一幅“墨竹图”和“难得糊涂”的书法即可看出。那一幅“墨竹图”,从构图上看,颇有独到之处。翠竹分两组纵列,上下顶天立地,犹似散乱的篱笆,此是画竹之大忌。
郑板桥的诗指的是题画诗,书指的是六分半书,画指的是兰、竹、石。郑板桥原名郑燮,人称板桥先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这幅竹子 8平尺2012年成交价 1035万 可以做参考。
具有高风亮节的清官,大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暑”的气节! 郑板桥就属于不鱼肉百姓的好官!
《竹石图》,清代,郑板桥,纸本水墨,纵217.4厘米,横120.6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名画鉴赏 《竹石图》是清代画家郑燮62岁时所画庭院之竹,瘦石壁立,以白描笔意为主,中锋勾勒,用笔致瘦硬的长折带皴勾出坚硬挺削的石质,极尽变化,神韵具足。
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燮"读音xieˋ,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大垛人,祖籍苏州,清朝官员、学者、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画什么出名?
郑板桥擅画兰竹著名。 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画家,他虽然一生仕途不顺,但是他的绘画才能却是值得人们肯定的,现在他的名画拍卖往往能卖出高价。郑板桥的画值多少钱呢?
这幅字是假的,而且假的很明显,字都是“描”上去的,根本没有“写”的痕迹,另印章的质量也很差。
郑板桥《墨竹图》 郑板桥笔下的《墨竹图》堪称是极致,我们来看一下墨竹图: 中国国画不像西方的画作,一味地讲求写实、逼真,中国的水墨画首先注重的是神似。
郑板桥的书画作品(真迹),今年以来截至目前为止,各地拍卖会共成交18件,平均成交单价为9万元/平尺呢!
郑板桥的字画最著名的一幅是什么?
郑燮(1693年11月22日-1765年1月22日),"燮"读音xieˋ,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大垛人,祖籍苏州,清朝官员、学者、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可惜了,这图破成这样,连印章都没了,板桥先生会被气活过来 画不错。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书画家,尤擅画兰、竹、石。他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入画,粗笔细描,疏密得宜;淡妆浓抹,恰到好处;笔力劲峭,画面清奇;淡雅隽永,自成一家。 书之“绝”——书法独创“六分半书”,“乱石铺街”。 郑板桥的书法,自称为“六分半书”,人称其为“乱石铺街”。
清代的郑板桥,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郑燮的著名书画之一,是一幅书写'难的糊涂'的书法作品。 郑燮的著名书画之一,是一幅书写'难的糊涂'的书法作品。
郑燮的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什么?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
郑板桥任职范县期间,为官清正,执法严明,惩恶扬善,鼓励生产,仅用了两三年时间,就把县境内治理成一派安居乐业的太平景象。这一天,东乡大集,郑板桥一身秀才打扮,带了笔墨纸砚,骑上小毛驴,由一名衙役陪伴,去重操旧业——卖字画。当然,卖字画是个幌子,私访民情才是真正的目的。
我国名画家郑板桥擅画兰竹。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xiè 音: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
郑板桥中年得中进士,任过知县。在遇到灾荒时,郑板桥都具实呈报,力请救济百姓。他还责令富户轮流舍粥供饥民糊口。他还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
郑板桥最著名的画
郑板桥的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晴竹图》题识:扬州鲜芛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板桥郑燮画并题。
启功题裱边:板桥画竹多得之于残窗粉壁,日光月影之中。故生动一如天然图画,然较眼前三竹,又多寄意瘦而劲秀,而拔欹侧,而准绳折转,而减清刚之气,其高雅操亦如板桥之为人。此图取象清劲,笔墨精妙,短长疏密,变化合宜,且屡见著录,题诗亦载于板桥集中允为乾隆任官时之佳作也。坚净翁启功敬识。
《十笏茅斋竹石图》题识: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而竹石亦爱我也。
彼千金万金造园亭,或游宦四方,终其身不能归享。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筹此画构此境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板桥老人郑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