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完整的吗?
不是完整的。 因为根据史料记载:明代阁臣李东阳分别于1491年10月11日和1515年4月10日,在画卷上写了两个题跋,他说:“图高不满尺,长二丈有奇。
全长528.7厘米。《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绢本设色长卷,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临摹的清明上河图大概直500人民币 临摹的清明上河图大概直500人民币
《清明上河图》全长5278厘米,高248厘米,绢本白描淡色长卷风俗画,现藏故宫博物院。全画气势磅礴,规模宏大,场面复杂,结构严谨,为全景式构图。总体上看,可分为田野、汴河、街市三个地方。情节连绵不断,高潮迭起。图中街市,屋宇栉比,货摊沿街,人物众多,神态各异,人喧马嚣,车轿穿梭。
《清明上河图》所画的内容都有哪些?
汴河上下图 繁华街市图 【拓展】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厘米,绢本设色。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以北宋末期首都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建筑与民生为题材的精细工笔画。该画作并非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色,而是以“清明”命名,寓意天下太平。由于作者张择端是宫廷画家,画作可能为了迎合宫廷口味而命名,或者是在皇帝的建议下添加了“清明”二字。画卷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展开描绘。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汴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描绘了北宋故都汴京的景色,曾经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
《清明上河图》是由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绘。2. 张择端,字正道,是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生于1085年,卒于1145年,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画家。3. 这幅画作最初是为了进献给宋徽宗而创作的贡品。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绢本设色长卷,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
清明上河图的十大传世名画,还有什么?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
清明上河图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此画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是张择端存世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清明上河图》以全景式构图,细腻的笔法,真实记录了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汴梁(今河南开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
真正的《清明上河图》全图宽度为0.248米,长度达到5.287米。《清明上河图》存在多个版本,但历史上公认的主要有三个:首先是张择端的原始版本,目前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次是明代画家仇英的版本,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最后是清朝乾隆皇帝下令制作的官方临摹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六十匹,车、桥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清明上河图》不愧是一幅描写北宋汴京城一角的现实主义风俗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
临摹的清明上河图,大概3万人民币吧 临摹的清明上河图。
真正的清明上河图全图宽0.248米,长5.287米。《清明上河图》的版本众多,历史上一般公认的三个主要版本是:张择端的原创版本,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明代画家仇英的临摹创新版本,现保存在沈阳故宫博物院;清朝乾隆皇帝命令皇家画工御制的官方临摹本,现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哪些内容呢?
《清明上河图》主要描绘了北宋时期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繁华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全图大致分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三部分。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开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是市集。
图画共描绘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往来百姓衣着各有不同,其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
《清明上河图》并非只是简单的描绘百姓风俗和日常生活,在商业繁荣的表面之下暗藏玄机,明线下交织着一条令人心悸的暗线,同时又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
通过表现惊马闯郊市为伏笔,铺垫出全卷矛盾的视觉中心,船与桥的险情和桥上文武官员争道交织成的矛盾高潮,还有前后出现的军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涣散、国门洞开、商贸侵街、商贾囤粮、酒患成灾等场景。张择端以画曲谏,提出对城防、安全、交通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忧虑。
1000多年前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民间画家张择端的杰作。它也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关于《清明上河图》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所画的是清明节的繁华景象,所谓上河是指画面中的汴河,所有的船都在上游,所以叫清明上河图。另一种解释是,这幅画是在北宋的清明节期间画的。上河是指汴河。
作品以彩色丝绸长卷的形式出现,画面采用全景式构图,散点透视法,将复杂的景物转化为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长卷。该画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乡村,另一部分是市场。据资料显示,画中有814人,60多头牲畜,28条船,30多间房屋,20辆汽车,8顶轿子,170多棵树,衣着不同,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其间穿插着个体的活动,市民的热闹场景。
亮点之一是船过虹桥时的忙碌场景。该桥全为木质结构,单拱横跨汴河,其前身没有柱子支撑,是船只通过的危险面柱。这在当时是一项了不起的技术革新,挽救了无数经过汴河的商船,间接支持了北宋王朝的GDP。整个画面注重情节,构图密集,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笔墨和构图都极为巧妙,作者的绘画基础非常艺术。他对各种社会形态的描述丰富而正确,处处引人入胜。不愧为传世名画!
这幅画对研究宋代人们的城市生活、民俗风情、交通、建筑等都有很大的价值。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欣赏。此前,故宫博物院宣布,为庆祝2020年紫禁城建立600周年,将在清明节期间第五次展出江山图。我不知道今年当前的全球形势是否会像预期的那样顺利地继续下去。目前还没有特别的通知。如果有展出,你愿意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