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游赏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但并非写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名胜十三眼。
苏轼,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即1037年,他于宋仁宗嘉祐元年进士及第,主考欧阳修对他的才华惊喜不已。神宗时期,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出为杭州通判,后历任密、徐、湖等州知州。
《已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出自宋诗人苏轼的《八声甘州 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苏轼的《南歌子》有哪几首?盘点《南歌子》系列诗词
《南歌子·寸恨谁云短》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南歌子·游赏》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
《已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表达了诗人在端午节时的愉悦快乐的心情,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南歌子·游赏》是由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作。词人描绘了在端节午时的各种赏心乐事。
《南歌子·游赏》是由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一首词作。词人描绘了在端节午时的各种赏心乐事。上片开始就用移情手法描绘了湖光山色的美丽可人,继而用对比手法自身所处的十三楼加以赞美;下片提笔便极写宴饮对酌的游赏乐事,其后则用一曲声满湖山的轻歌曼曲作结。
这画面隐衬出画中人孤身行旅中的寂寞感。行客自己途中听到鸟声油然而起年华虚度的怅恨。显示了坦率性格。词人清操越俗的品格。暗示出只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才配作自己的知己。
“菰黍连昌歜”,“菰黍”即粽子。“昌歜”为宋代一种食品。句意为他们宴会上食用的食品,材料普通而精致味美。“琼彝倒玉舟”,“彝”为贮酒器皿,“玉舟”即酒杯,句意为漂亮的酒壶,不断地往杯中倒酒。
游玩很高兴用诗句表示?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唐人中温庭筠最早采用《南歌子》词调作《南歌子》词七首,北宋时苏轼用此调作词十七首,内容涉及游赏、湖景、寓意、谐谑、赠酬、节令、感旧、抒情,于此可见此调适应范围极广,因而可以看出,《南歌子》这个词调适合表达游赏、湖景、寓意、谐谑、赠酬、节令、感旧、抒情之类的感情。
《端午》 唐 ·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菰黍连昌歜”,“菰黍”即粽子,“昌歜”为宋代一种食品,意在表明他们宴会上食用的食品,材料普通而精致味美。“琼彝倒玉舟”,“彝”为贮酒器皿,“玉舟”即酒杯,意为漂亮的酒壶,不断地往杯中倒酒。
苏轼《南歌子》有哪几首
《南歌子·寸恨谁云短》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南歌子·游赏》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
苏轼南歌子诗词鉴赏1 南歌子·游赏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南歌子·游赏 宋代: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
周邦彦词名“南柯子”,程垓词名“望秦川”,田不伐词有“帘风不动蝶交飞”句,名“风蝶令”。此调《词谱》列七体:单调两体,双调五体。温庭筠词七首,平仄相同,为创调之作。宋人多用双调,作者甚众。
出去旅游发朋友圈的精美句子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南歌子·游赏》苏轼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白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李白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南歌子·杭州端午 苏轼 南歌子杭州端午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端午帖子太上皇帝阁衣进含风葛》(宋朝)周必大 衣进含风葛,觞称垂露浆。更缠长命缕,仍泛引年菖。
《丰乐亭游春·其三》宋代: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乐游原》唐代:李商隐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南歌子·游赏》宋代: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关于端午节的诗词《南歌子·游赏》鉴赏
南歌子·游赏
宋代: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译文
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
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不知谁家唱起水调歌头,歌声绕着青山飞去晚云又将它挽留。
注释
南歌子:《南歌子》是词牌名称之一,又名《南柯子》、《恨春宵》等。
游人:指游玩的人。出自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桥上游人夜未厌,共依水槛立风檐。
十三楼:宋代杭州名胜。出自吴自牧《梦梁录》卷一二《西湖》:“大佛头石山后名十三间楼,乃东坡守杭日多游此,今为相严院矣。“
竹西:扬州亭名。本句意谓杭州十三楼歌唱奏乐繁华,不必再羡慕前代扬州的竹西了。
扬州:淮河以南、长江流域东南地区,《周礼》称东南曰扬州。
菰黍(gūshǔ):指粽子。菰,本指茭白,此指裹棕的菰叶。
昌歜(chāngchù):宋时以菖蒲嫩茎切碎加盐以佐餐,名昌歇。
琼彝(yí):玉制的盛酒器皿。
玉舟:玉制的酒杯。出自苏轼《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明当罚二子,已洗两玉舟。”
水调唱歌头:即唱水调歌头。傅本注:“水调曲颇广,谓之歌头,岂非首章之一解乎?白乐天六幺水调家家唱。”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但并非写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名胜十三楼。然而,此词虽以写十三楼为中心,却也没有将这一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运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愉悦之感;同时,对比手法的运用也为此词增色不少,词中十三楼的美色就是通过与竹西亭的对比而突现出来的,省去了很多笔墨,却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此外,移情手法的运用也不可小看。作者利用眉峰与远山、目光与水波的相似,赋予远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创造出“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迷人的艺术佳境。晚云为歌声而留步,自然也是一种移情,耐人品味。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是说作者与同伴面对旖旎的湖光山色,尽情听歌,开怀痛饮。歌女眉头黛色浓聚,就象远处苍翠的山峦;醉后眼波流动,就象湖中的滟滟水波。接着补叙一笔:“游人都上十三楼。”意即凡是来游西湖的人,没有不上十三楼的,此一动人场面就出现在十三楼上。为了写出十三楼的观览之胜,作者将古扬州的竹西亭拿来比衬:“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这里说只要一上十三楼,就不会再羡慕古代扬州的竹西亭了,意即十三楼并不比竹西亭逊色。据《舆地纪胜》记载:“扬州竹西亭在北门外五里”,得名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竹西亭为唐时名胜,向为游人羡慕。
过片以后,极写自己和同伴于此间的游赏之乐。“菰黍连昌歜”,“菰黍”即粽子。“昌歜”为宋代一种食品。句意为他们宴会上食用的食品,材料普通而精致味美。“琼彝倒玉舟”,“彝”为贮酒器皿,“玉舟”即酒杯,句意为漂亮的酒壶,不断地往杯中倒酒。综上二句,意在表明他们游赏的目的不是为了口腹之欲,作烹龙炮凤的盛宴,而是贪恋湖山之美,追求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最后则以描写清歌曼唱满湖山作结:“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水调,相传为隋炀帝于汴渠开掘成功后所自制,唐时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水调歌头即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此二句化用杜牧《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但更富声情。意思是不知谁家唱起了水调一曲,歌喉宛转,音调悠扬,情满湖山,最后飘绕着近处的碧山而去,而傍晚的云彩却不肯流动,仿佛是被歌声所吸引而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