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窗竹影西风瘦下联?
一窗竹影西风瘦,一支梅花扑鼻香。 出自绝句·竹影和诗瘦 作者: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绝句》:元·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译文: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可惜我的心情就像今晚的月亮,迟迟不肯落下西厢房。赏析:诗的前两句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写了诗人居住的清幽境界,第一句中的“瘦”字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春愁》丘逢甲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绝jué句jù》 王wánɡ庭tínɡ筠yún〔元yuán代dài〕 竹zhú影yǐnɡ和hé诗shī瘦shòu, 梅méi花huā入rù梦mènɡ香xiānɡ。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____曹组《蓦山溪·梅》 13.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竹影和诗瘦是两种古诗的形象描写。竹影指的是竹子在阳光下投下的影子,它在古诗中常用来表达清幽、静谧的意境。
七月竹子的诗句?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 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出自元代王庭筠的《绝句》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释义: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可惜我的心情就像今晚的月亮,迟迟不肯落下西厢房。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绝句元王庭筠的拼音注音为:jué jù yuán wáng tíng jūn (jué)注音:ㄐㄩㄝˊ ㄐㄩˋ ㄩㄢˊ ㄨㄤˊ ㄊㄧㄥˊ ㄐㄩㄣ (ㄐㄩㄝˊ)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这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2.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 3.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绝句》 元·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译文 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
绝句元王庭筠古诗解释?
王庭筠的《绝句》是一首描绘夜晚寂静景色的古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解释: 【原文】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的意思: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原文:《绝句》元代·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作者简介:王庭筠:于公元1151年出生在来自金代辽东,今营口盖州地区。
(1) 细竹投影,梅花飘香,月亮高悬,西厢寂寂,诗人入梦复又醒来,面对此景,再也不能入眠,感叹人与月终不能相会。全诗意境空阔、幽静,诗人遗憾而幽怨。(另一解 感叹明月也喜爱此景,不忍离去。全诗意境空阔、幽静,表达诗人愉悦之情。
【王庭筠:词作12首】大江东去 山堂晚色,满疏篱寒雀,烟横高树。小雪轻盈如解舞,故故穿帘入户。扫地烧香,团栾一笑,不道因风絮。冰凘生砚,问谁先得佳句。有梦不到长安,此心安稳,只有归耕去。试问雪溪无恙否,十里淇园佳处。修竹林边,寒梅树底,准拟全家住。柴门新月,小桥谁扫归路。
“不肯下西厢”出自元代王庭筠的《绝句》。“不肯下西厢”全诗 《绝句》元代 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作者简介(王庭筠)王庭筠(1151~1202)金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黄华老子,别号雪溪。金代辽东人(今营口熊岳),米芾之甥。
关于月亮的三首诗(都是四句诗(而且都是完整的诗句(而且诗人还得标清楚
静夜思 李白(唐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唐朝)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欧阳修(宋朝)春岩瀑泉响,夜久山已寂。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 释义: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终南望馀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孟城坳》(王维)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白石滩》(王维)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辛夷坞》(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绝句二首·其二》唐代: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翻译: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古诗词:王庭筠《绝句》原文译文赏析
《绝句》
元代: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译文】
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
可惜我的心情就像今晚的月亮,迟迟不肯落下西厢房。
【赏析】
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竹”和“诗”,一为自然之物,一为社会之物,二者本无从比较,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竹具有清瘦的形象,诗具有清瘦的风格。“瘦”字用得生新,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已不同凡响,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但透过竹影和梅香,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
在后两句中,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可怜者,可爱也。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这多么地令人遗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诗人遗憾或幽怨的是什么?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上下无法沟通;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之中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而已。
扩展阅读:作品成就
王庭筠善诗文,“文采风流,照映一时”,以七言长诗造语奇险见称。元好问《中州集》称赞他“诗文有师法,高出时辈之右”,又在《黄华墓碑》中说他“暮年诗律深严,七言长篇尤以险韵为工”。况周颐云:“金源人词,伉爽清疏,自成格调。唯王黄华小令,间涉幽峭之笔,绵邈之音。“(《惠风词话》卷三)王庭筠诗虽然工于造语,风格清隽,但偏于模拟,较少艺术独创性。其内容大多以闲适为主,除少数篇章抒发了一些宦途波折的苦闷情绪外,极少接触现实题材。这较典型地代表了大定、明昌间金代诗坛脱离现实的风气。其存诗近30首,存词10多首,被元好问收入《中州集》及《中州乐府》。
书画,山水师任询(字君谟),其书法和枯木竹石学米芾,重视笔墨情趣,不为成法所囿,上逼古人。与党怀英、赵沨、赵秉文俱以书法成名家,其画与诗文紧密结合,发展了文人画派,对后世影响甚大。传世作品《幽竹枯槎图》卷,绢本,墨笔,卷末王庭筠以大行书题识曰:“黄华山真隐,一行涉世,便觉俗状可憎,时拈秃笔作幽竹枯槎,以自料理耳。”该画笔墨富有变化,柏树用笔潇洒爽朗,水墨淋漓,霜韵铁骨;画竹笔力挺劲,叶如刀裁,纵恣奔放,现藏日本京都藤井齐成会。明李日华《六砚斋三笔》说:“庭筠书法沉顿雄快,与南宋诸老各行南北,元初,子山诸人不及也。”金国元好问认为:庭筠书法虽有北方胡羯末的雄悍之气,却也风流蕴藉。元袁櫵说:“黄华老人悉祖宝章,故其大气超轶抗衡。”后人对其书法评论是很高的。
著有《王翰林文集》40卷、《黄华集》、《藂辨》10卷等,但多散佚于金末衰乱之世。存世墨迹有《幽竹枯槎图题辞》,碑刻有《博州重修庙学记》、《重修蜀先主庙碑》等。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东北文献史学家金毓黻编著的王氏《黄华集》,收录其文章诗词,并编撰《年谱》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