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伯夷叔齐属于儒家还是道家?)

你挺会装嘛 诗词教学 4

伯夷叔齐属于儒家还是道家?

伯夷和叔齐的行为也很符合儒家的价值观,受到儒家的大力推崇。当年子贡(孔子的学生)问孔子 “ 伯夷叔齐何人也? ” 孔子立即回答说: “ 古之贤人也。

此典指伯夷、叔齐在周武王灭商纣王后,不吃周朝粮食。后以此典比喻忠诚坚定,有气节。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

伯夷叔齐究竟是忠诚还是愚昧 后世对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赞不绝口,褒扬有加。孔子称其为古之贤人也,赞其不食周粟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孟子则称伯夷叔齐为圣之清者,等等;吟咏伯夷叔齐事迹的诗词更是多如牛毛。 简单来看,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无非就是宣扬儒家的忠,不事二主。

译文: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

伯夷、叔齐却以自己归顺西周而感到羞耻。为了表示气节,他们不再吃西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西),以山上的野菜为食。周武王派人请他们山,并答应天下相让,他们仍拒绝出山仕周。后来,一位山中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仗义不食周朝的米,可是你们采食的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呀!

伯夷和叔齐不食周粟的典故正反面?

伯夷叔齐二人都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儿子,传说孤竹君临终前立叔齐为继承人,而叔齐却在孤竹君死后让位于伯夷,伯夷不肯接受,二人都争执不过对方,先后投奔到周国,后来武王伐纣,二人拦马劝谏未果,周朝建立后,伯夷叔齐都不愿食用周粟,逃往首阳山,采薇为食,直至饿死 正面:为气节而死,可歌可泣。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指周武王讨伐商纣,最后建立里周朝,但是商朝孤竹国两个皇子反叛是件可耻的事, 所以不做周臣,不吃周栗。

方孝孺是明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和政治家,他对伯夷叔齐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逊志斋集》中。方孝孺认为,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行为是对自己内心信仰的坚守,也是对商朝忠诚的体现。他们宁愿饿死也不肯吃周粟,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做是对自己人格和尊严的维护,也是对商朝的一种忠诚和怀念。

伯夷叔齐二人都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儿子,传说孤竹君临终前立叔齐为继承人,而叔齐却在孤竹君死后让位于伯夷,伯夷不肯接受,二人都争执不过对方。

意思是周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了周王国,但是伯夷叔齐却对此感觉十分的耻辱,所以他们坚决不吃周王朝的米,靠着吃野菜度日。

伯夷叔齐不肯继位体现了?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

伯夷和叔齐之间发生的事情叫做不食周粟。商代末年,位于今河北东部的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伯夷,小的叫叔齐。孤竹国君喜欢小儿子叔齐,临死前立下遗嘱让叔齐接班。老爸死后,叔齐不愿意违背立长子为王的规矩,坚持要让位给哥哥。为了让弟弟安下心来做国君,伯夷偷偷地离家出走了。

【释义】粟:小米。这里泛指粮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十分固执,也指不屈从,有骨气。【朝歌渊源】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文王仙逝,武王继位而拥兵伐纣,他们认为诸侯伐君以为不仁,极力劝谏。【不食周粟】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墨胎氏。

夷齐故里是在中原地区的嵩山脚下——登封市大金店镇安庙村。 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孤竹国君二子,距今已有3120多年历史。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伯夷、叔齐不吃饭饿死的故事。不食周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在不食周粟的故事中,伯夷和叔齐为了坚持自己的立场,宁愿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伯夷和叔齐的故事 《不食周粟》为了躲避残暴的商纣王、伯夷叔齐居住在北海之滨和东夷人一起生活。听到西方伯主周文王兴起,国内稳定,生产发展很快。他们高兴地说:“应该从东夷回去了,我们听说西伯的国内很安定,很适合老年人居住。”于是他们相约到周国去。

热议 1.伯夷叔齐耻食周粟 伯夷、叔齐是殷末周初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

解释:伯夷叔齐不是成语,伯夷、叔齐本为商代孤竹君之子,他们的父亲孤竹君死后立长子伯夷为君,伯夷认为弟弟叔齐贤于自己,要让位给叔齐,叔齐坚决不肯接受,于是两兄弟一起隐居。正因为如此,几百年后的孔子才把二人作为“贤”的代表。与伯夷叔齐有关的成语是:不食周粟 。

高中语文: ①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爽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②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河北发生过哪些著名的历史事件?

抗日战争中,国军冀察战区不从日寇那里收复失地,却要从八路军哪里收复失地,是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据说,参加阅兵的诸侯有800家之多,都认为“纣可伐矣”,可武王却说"未可"。武王的这一态度,说明观兵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立即讨伐纣王,而是要验证自己的力量。周武王发表了历史上著名的“孟津之誓”。因灭商条件尚未成熟,又退师而归。

就叫士兵把他俩扶开。周武王平定殷朝之后,天下都属于周朝。为此,伯夷、叔齐感到耻辱,坚决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中靠采摘蕨(jué)菜度日。不久,伯夷、叔齐都饿死在首阳山中。含义及用法:后世用“不食周粟”的典故比喻坚决反对某种行为或主张。注:粟,粮食。蕨菜:野生植物,嫩叶可吃。

相传他们还作了一首《采薇歌》,歌词是这样的: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不食周粟”便被用作坚守节操、志向高洁之典。后世对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赞不绝口,褒扬有加。

传说孤竹君临终前立叔齐为继承人,而叔齐却在孤竹君死后让位于伯夷,伯夷不肯接受,二人都争执不过对方,先后投奔到周国,后来武王伐纣,二人拦马劝谏未果,周朝建立后,伯夷叔齐都不愿食用周粟,逃往首阳山,采薇为食,直至饿死 正面:为气节而死,可歌可泣;反面:不知变通,泥古不化。

两人都走了,而国君的位子又不能空着,无奈之下,大臣们只好在那些兄弟中另选了一个当国君。 不久,叔齐找到了伯夷,他们听说周国的西伯昌因为善待老人而名扬天下的事情,就想去投奔他。可是,当他们赶到周国的时候,西伯昌已经去世了。 西伯昌去世后,他的儿子周武王即位。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什么故事?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伯夷、叔齐不吃饭饿死的故事。不食周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在不食周粟的故事中,伯夷和叔齐为了坚持自己的立场,宁愿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伯夷、叔齐这种坚持原则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要有气节外,也要适当掌握变通的技巧。

不食周粟故事简介。

不食周粟的故事发生在商周时期,商末贵族孤竹君在其晚年,因偏爱小儿子叔齐,有意推翻嫡长子制度命次子继承家业。孤竹君去世后,叔齐执意将家业由兄长伯夷继承,然而伯夷也不愿继承,为了避免叔齐为难,遂于夜深远走他乡,但叔齐也是恪守礼制之人,见兄长不告而别,二话不说便寻他而去。

然后周朝建立,伯夷、叔齐仍未除去心中的芥蒂,认为周朝的建立违背礼制,发誓不与周人往来,不食周朝土地上的食物,最后守着心中的执念,饿死在首阳山。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商代末年,位于今河北东部的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大的叫伯夷,小的叫叔齐。孤竹国君喜欢小儿子叔齐,临死前立下遗嘱让叔齐接班。

老爸死后,叔齐不愿意违背立长子为王的规矩,坚持要让位给哥哥。为了让弟弟安下心来做国君,伯夷偷偷地离家出走了。哥哥出走后,叔齐也离开了王宫,四处寻找哥哥。两人团聚后,决定不再回孤竹国。

听说西伯昌(即周文王)比较尊老敬老,兄弟俩便一起投奔,并在那里定居下来。文王死后,武王继位。继位后的武王扩充兵力,准备讨伐商纣。

当周朝的军队进军到今孟津地带时,伯夷叔齐瞅机会跑上去,叩马而谏,认为周武王此举不孝顺、不仁义。武王的将士听后,非常生气,拔出剑来要杀他们,幸被姜太公制止。姜太公说:“这是两个讲道德的人。”并要求将士不要为难他们。

武王伐纣成功,天下一统为周,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件可耻的事,两人决心不做周臣,不食周粟。兄弟两个离开周朝的统治区,到一个叫首阳山的地方隐居下来,靠采集山上的薇菜充饥。

一位妇人看到他们后说:“你们不吃周朝的粮食,可你们现在采摘的野菜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呀!”二人一听,心想,这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决定绝食等死,临死之际,他们还唱了一首歌,歌曰:“用暴虐代替暴虐啊,还不知道错在你自己。神农、虞舜、夏禹的盛世,忽然间都已消逝无迹,我们的归宿在哪里?”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真正原因

从伯夷、叔齐到孔子,都是非常向往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的,这个禅让制,比之“世袭制”,最接近现代的民主选举制,代表了社会的进步。

伯夷、叔齐是最早的反对“以暴易暴”的“非暴力反抗”的践行者,比圣雄甘地早了近三千年;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对禅让制不能在中国实行的失望,是对暴力革命取得胜利的绝望,心死了,身还能存活吗?

只不过,伯夷、叔齐可以互让君位,他们要求别人也能达到他们的思想,要求社会退回到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或者一步踏进现代的民主选举制,到底是空想。

标签: 叔齐 周粟 伯夷叔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