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捐杂税的意思是什么
苛捐杂税,汉语成语,意思是在既定的税收之外,又巧立名目,加收许多其它捐税。苛:苛刻、繁重;杂:繁杂。指反动统治下苛刻繁重的捐税。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敲骨吸髓、敲诈勒索、横征暴敛 关于苛捐杂税的意思是什么的内容就到这了。
苛捐杂税,汉语成语,读音是kē juān zá shuì,意思是在既定的税收之外,又巧立名目,加收许多其它捐税。出自郭沫若《天地玄黄·拙劣的犯罪》近义词: 敲骨吸髓、敲诈勒索、横征暴敛 反义词: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详细解释 繁重的捐税。
反义词:苛捐杂税, 汉语成语,读音是kē juān zá shuì,意思是在既定的税收之外,又巧立名目,加收许多其它捐税。苛:苛刻、繁重;杂:繁杂。
苛捐杂税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kē juān zá shuì。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在某些统治者的压迫下,百姓需要负担的捐税沉重而繁多,捐税的种类繁多、名目复杂,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在旧社会,这种苛刻繁重的捐税常常使百姓生活陷入困境。
苛捐杂税的拼音与意思
苛捐杂税的拼音为kē juān zá shuì,苛捐杂税的意思是在既定的税收之外,又巧立名目,加收许多其它捐税。
苛捐杂税是一个组合词,其中苛捐指的是繁重的赋税,杂税则指各种名目的税收。在古代,苛捐杂税往往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这个词的拼音组合中,苛表示严厉、繁重;捐指捐献、缴纳;杂指繁多、混杂;税则是指为了维持运转而征收的款项。
苛: 苛刻 、繁重;杂:繁杂。指反动统治下苛刻繁重的捐税。 成语出处: 郭沫若《天地玄黄· 拙劣 的犯罪》:“在整个 经济危机 下,在严重的 苛捐杂税 下,……成本增高了,购买力减低了,发行网破坏了。
苛捐杂税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其意思是在既定的税收之外,又巧立名目,加收许多其它捐税;指统治者苛刻地强行征收繁多的纳税款项。引证:郭沫若《天地玄黄·拙劣的犯罪》,“在整个经济危机下,在严重的苛捐杂税下,成本增高了,购买力减低了,发行网破坏了。
【苛捐杂税的意思】指反动统治下苛刻繁重的捐税。【苛捐杂税的出处】郭沫若《天地玄黄・拙劣的犯罪》:“在整个经济危机之下,在严重的苛捐杂税之下,在卑劣的利诱腐化之下,成本提高了,购买力减低了。
苛捐杂悦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苛捐杂税。意思是在既定的税收之外,又巧立名目,加收许多其他捐税。 释义 指苛刻繁重的捐税。 释义 苛:苛刻、繁重;杂:繁杂。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水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
苛捐杂税指旧社会巧立名目向老百姓收取的钱财 苛捐杂税指旧社会巧立名目向老百姓收取的钱财
轻徭薄赋苛捐杂税的读音苛捐杂税的拼音是:【kē juān zá shuì】苛捐杂税是什么意思?指统治者苛刻地强行征收繁多的纳税款项。
苛捐杂税是一个常见的词语,其意思是在既定的税收之外,又巧立名目,加收许多其它捐税;指统治者苛刻地强行征收繁多的纳税款项。引证:郭沫若《天地玄黄·拙劣的犯罪》,“在整个经济危机下,在严重的苛捐杂税下,……成本增高了,购买力减低了,发行网破坏了。
教科书中讲的“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导致王朝的覆亡”的说法对
幸福里为您提供" 教科书中讲的“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导致王朝的覆亡”的说法对吗?
苛捐杂税[ kē juān zá shuì ] 的意思是:基本解释:名目繁多的捐税。详细解释【解释】:苛:苛刻、繁重;杂:繁杂。指反动统治下苛刻繁重的捐税。扩张资料:汉语是中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作为第一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你好,1953年消灭了地主阶级和旧式的剥削势力。具体实施中,中国在土地改革中取缔了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取消了苛捐杂税、压迫农民等剥削行为。
文章探讨了"苛捐杂税"这个词汇的拼音,它在汉语中的确切含义是kē juān zá shuì,指的是在常规税收之外,统治者额外加征的众多不合理的税收。这个词常用来形容统治者的严苛和对人民的剥削。
近代苛捐杂税有哪些
苛捐杂税是一个中文词汇,具体释义如下:
苛捐杂税,汉语成语,读音是kē juān zá shuì,意思是在既定的税收之外,又巧立名目,加收许多其它捐税。
引证:郭沫若《天地玄黄·拙劣的犯罪》,“在整个经济危机下,在严重的苛捐杂税下,成本增高了,购买力减低了,发行网破坏了。”
例句
1、州县官不仅不肯暂时宽免各项苛捐杂税,反而变本加厉,用暴力催逼。
2、旧政府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3、日子越过越艰难,各种苛捐杂税不说,花花绿绿的军票也不顶用,到银行也兑不出来,等同一堆废纸。
4、在旧社会,沉重的苛捐杂税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来。
5、隋朝的迅速消亡是政府对人民进行残酷统治的结果,人民承担着沉重的苛捐杂税和义务劳动。
6、越来越高的苛捐杂税使商业凋敝,城镇人口减少。
近代苛捐杂税有哪些?
清代后期(1840~1911) 田赋虽仍为正税,但田赋附加名目繁多,主要有:①按粮津贴,如咸丰四年(1854)田赋一两加征津贴一两。②厘谷,主要行于云贵地区,附加10~20。③亩捐,主要行于苏皖等省,每亩加捐20~80文,有的高达400文。④沙田捐,行于广东沿海,每亩加征银二钱。⑤其他还有借征与浮收,有的地区漕粮浮收达一倍以上。太平开国起义以后,田赋下放地方管理,地方田赋附加,常为正赋的一、二倍。清代后期,相对于五口通商成立的新海关的海关税,称原有内地货物通过税性质的旧关税为常关税。海关税中的进口税与出口税的税率均为5%;子口税、复进口税税率为2.5%;吨税也称船钞,“每吨纳钞一钱”;洋药厘金,即对进口鸦片征收的厘金,连同正税每百斤征银40两。关于盐税,则改“引”行“票”,引商为世袭,票商则不论何人,经批准后均可运销。并实行盐税抽厘和食盐加价,以增加盐课收入。还加征茶税和茶厘以助军饷。对内地生产的鸦片,征收土药税,每百斤抽55两。此外还有矿税、当税、烟酒税、田房契税等。厘金是太平天国起义以后清政府新创设的一种商税,原为值百抽一,故叫厘金,以后税率有的地方高达20%以上。
中华民国时期 (1912~1949)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这一时期国家的主要税收为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地方军阀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税收制度,苛捐杂税层出不穷,人民负担繁重。田赋仍为正税,包括地丁、漕粮、租课、差徭和杂税等。初期田赋将清末征收的各种附加并入正赋征收,以后又出现新的田赋附加税,而且名目日繁。据统计,浙江有74种,江苏有105种之多。附加税额虽明文规定不超过正赋的30%,但各地方实际大大超过正赋。军阀政府还采取田赋预征的办法苛税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