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民伐罪(吊民伐罪的意思)

雨落亦萧然 诗词教学 8

吊民伐罪的意思

成语名字:吊民伐罪 成语发音:diào mín fá zuì 成语解释: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成语出处:《宋书 索虏传》:“兴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吊民伐罪,积后己之情。

党同伐异、上兵伐谋、口诛笔伐、吊民伐罪、自矜功伐、不矜不伐、伐功矜能、伐毛洗髓、旦旦而伐、大张挞伐、笔诛墨伐、矜功自伐、南征北伐、克伐怨欲、操斧伐。

口诛笔伐、 操斧伐柯、 上兵伐谋、 吊民伐罪、 大加挞伐、 杀伐决断、 执柯作伐、 戕身伐命、 笔诛墨伐、 克伐怨欲、 百马伐骥、 不矜不伐 口诛笔伐、 操斧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读音是:diào mín fá zuì,zhōu fā yīn tāng。正文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译文 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是周武王姬发和商王成汤。贤明的君主坐在朝廷上向大臣们询问治国之道,垂衣拱手,毫不费力就能使天下太平,功绩彰著。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读音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的读音是:diào mín fá zuì,zhōu fā yīn tāng。这句诗出自《千字文》,描述了中国古代三位明君——夏禹、商汤和周武王。他们分别以治理国家、安抚百姓和讨伐暴君而著称。正文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这句话的意思是,慰问受苦的百姓,惩罚罪恶的统治者。

释义 吊:慰问;伐:讨伐,攻打。抚慰受苦的老百姓,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伐”,普通话读音为fá,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

尔等罪不容诛,故上天遣我军前来吊民伐罪。 想我大周自高祖皇帝吊民伐罪代燕而立,历代君王无不励精图治、雄霸一时。 为救万民,吾奉天命,吊民伐罪,所到之处,人民拥护,焚香相迎。

吊民伐罪 [diào mín fá zuì][释义] 吊:慰问;伐:讨伐。 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

“吊民伐罪,解民倒悬”是什么意思?

“吊民伐罪” diào mín fá zuì 解释: 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吊民伐罪,这个词语的发音为diào mín fá zuì,它的含义是表达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有罪统治者的讨伐。这种行为源自战国时期孟轲的《孟子·滕文公下》,其中提到"诛其罪,吊其民,如同及时的雨露降临,能让人民感到极大的喜悦。

周发殷汤 这里的“发”,读作fā,指的是周武王姬发,繁体字写作“發”,《千字文》原文: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答案:吊民伐罪,解民倒悬是一句中国古代的政治理念,表达的是拯救受苦百姓、惩治罪恶、恢复社会秩序的美好愿景。其中,“吊民伐罪”意指拯救百姓,惩治邪恶;“解民倒悬”则比喻解决百姓困苦的局面,使他们得到解脱。

吊民伐罪的意思

吊民伐罪的意思: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恶者。

罪,汉语常用字。读作zuì ,即《说文解字》:“捕鱼竹网。从网、非。秦以罪为辠字。徂贿切”,释义是秦始皇认为“辠”字似“皇”字,因而改为“罪”字。本义为犯法的行为,引申为“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刑罚”、“苦难,痛苦”。

(1)会意。从辛,从自,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自亦声。本义:作恶或犯法的行为。

(2)同本义。

辠,犯法也。——《说文》。秦以辠似皇字,改用罪。

辜辟戾辠也。经传皆以罪为之。——《尔雅》

畏此罪罟。——《诗·小雅·小明》

君子以赦过宥罪。——《易·解卦象下传》

无功不赏,无罪不罚。——《荀子·王制》

离桓之罪。——《国语·晋语》

或闻无罪。——《史记·陈涉世家》

恶不忍闻,罪不容诛。——《汉书》

治臣之罪。——诸葛亮《出师表》

某知罪矣。——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袁可立)则声罪致讨以正其大纲。 ——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3)又如:罪首(罪魁祸首);罪失(罪愆和过失);罪眚(罪愆,罪过);罪瑕(罪愆);罪祸(罪愆);罪累(罪过);罪悔(罪过);罪殃(罪过);罪辜(罪咎);罪衅(罪行;过恶);罪例(犯罪的案例)。

(4)罪人。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书·牧誓》

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5)又如:罪囚(罪犯);罪孥(罪犯的家属);罪徒(服刑的囚犯);罪疾(邪恶的罪人);罪脑(罪首);罪隶(古时罪人家属之男性没入官府为奴者)。

(6)过失;错误。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孟子·公孙丑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

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问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7)又如:罪诟(过错;诟病);罪失(罪愆和过失);罪负(过失)。

(8)苦难;祸殃。如:受罪;罪殃(祸殃);罪逆(罪孽);罪疾(灾祸);罪恼(罪孽烦恼);罪障(佛教罪孽能障碍诸善,故称“罪障”);罪苦(佛教语。苦难。因为罪孽而蒙受苦难)。

(9)刑罚。

墨罪五百,劓罪五百…杀罪五百。——《汉书·刑法志》

标签: 吊民 伐罪 讨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