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雨二首其二(寒食雨二首苏轼赏析)

早间雾浓 诗词教学 6

苏轼的诗一直给人一种豁达乐观的感觉,那他有没有展现他悲观一面的诗歌呢?

苏轼旷达乐观,要说他有悲观情调的诗,还真是不多见,而能表现苏轼悲观的诗,应该是他被贬黄州之后写的《寒食雨(两首)》。

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万事俱灰,恰逢寒食节。写下了寒食雨二首。其二的手法是描写眼前的景物入手,寒食节的凄凉。比喻他被贬后的悲惨。

4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宋·苏轼《寒食雨二首》 4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唐·贾岛《北岳庙》 5雨霁山樱红欲烂,谷莺迁——五代·欧阳炯《春光好·花滴露》 5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唐·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 5未减行雨荆台下。

答微之咏怀见寄唐·白居易閤中同直前春事,船里相逢昨日情。分袂二年劳梦寐,并床三宿话平生。紫微北畔辞宫阙,沧海西头对郡城。

《宿新市徐公店》前两句写了哪些特点?

《宿新市徐公店》是杨万里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的组诗。此时杨万里已65岁了,正任江东转运副使,任所是在建康(今南京)。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⑵。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⑶。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⑷。何殊病少年⑸,病起头已白。其二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⑹。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⑺。空庖煮寒菜⑻,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⑼。

苏轼 寒食雨二首其二 雨势来不已。 苏轼 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 苏轼 栖贤三峡桥 雨雹乱晴昼。 苏轼 别子由三首兼别迟其一 雨中荷叶终不湿。 苏轼 赠梁道人 雨斜江上一渔蓑。 苏轼 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其一 雨余风日清酣。

《晓过鸳湖》清 查慎行 诗句: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释义:菜花散发的脉脉清香在春风里一阵阵掠过整个秀州城。 《寒食雨二首》宋 苏轼 诗句: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释义:空空的厨房煮着些寒菜,潮湿的芦苇燃在破灶底。 《归园田居·其三》魏晋 陶渊明 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关于农村瓜果蔬菜的诗句

诗句: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释义:菜花散发的脉脉清香在春风里一阵阵掠过整个秀州城。 《寒食雨二首》宋 苏轼 诗句: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释义:空空的厨房煮着些寒菜,潮湿的芦苇燃在破灶底。 《归园田居·其三》魏晋 陶渊明 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晓过鸳湖》清 查慎行 诗句: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释义:菜花散发的脉脉清香在春风里一阵阵掠过整个秀州城。《寒食雨二首》宋 苏轼 诗句: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释义:空空的厨房煮着些寒菜,潮湿的芦苇燃在破灶底。

《宿新市徐公店》是一组诗,共两首。新市是宋代大诗人杨万里途经的一个地方,略作停留,短期借宿,见景生情,有感而发,于是写了这组诗。

关于雨的古诗名句篇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寒食雨二首苏轼赏析

寒食雨二首 【作者】宋·苏轼 其一,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其二,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 寒食雨二首 》 宋代、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送客归淮南 张籍 晴明犹有蝶,凉冷渐无蝉。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其十 舞爱双飞蝶,歌闻数里莺。 寒食书事二首 其一 元稹 却成双翅蝶,还绕庳花丛。

苏轼: 1《赤壁赋》 2《后赤壁赋》 3《东栏梨花》 4《出颍口初见淮山。

《寒食》这首古诗由唐代著名的诗人韩翃的七绝。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苏轼《寒食雨二首》诗词鉴赏

   寒食雨二首

  宋代: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译文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度过三个寒食时际。

  年年爱惜春光想将它挽留,春天自管自归去不容人惋惜。

  今年又苦于连连阴雨,绵延两个月气候萧瑟一如秋季。

  独卧在床听得雨打海棠,胭脂样花瓣像雪片凋落污泥。

  造物主把艳丽的海棠偷偷背去,夜半的雨真有神力。

  雨中海棠仿佛一位患病的少年,病愈时双鬓斑白已然老去。

  春江暴涨仿佛要冲进门户,雨势凶猛袭来似乎没有穷已。

  我的小屋宛如一叶渔舟,笼罩在濛濛水云里。

  空空的厨房煮着些寒菜,潮湿的芦苇燃在破灶底。

  哪还知道这一天竟然是寒食,却看见乌鸦衔来烧剩的纸币。

  天子的宫门有九重,深远难以归去,祖上的坟茔遥隔万里不能吊祭。

  我只想学阮籍作穷途痛哭,心头却似死灰并不想重新燃起。

   注释

  ⑴寒食:旧历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

  ⑵“两月”句:言两月来雨多春寒,萧瑟如秋。

  ⑶胭脂雪:指海棠花瓣。

  ⑷“暗中”两句:《庄子·大宗师》:“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这里用以喻海棠花谢,象是有力者夜半暗中负去。

  ⑸何殊:何异。

  ⑹不已:一作“未已”。

  ⑺濛濛(méng):雨迷茫的样子。

  ⑻庖(páo):厨房。寒菜:原特指冬季之菜,此系泛指。

  ⑼“那知”二句:是说见乌衔纸才知道今天是寒食节日。见,一作“感”。

  ⑽“君门”句:宋玉《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注曰:“君门深邃,不可至也。”九重,指宫禁,极言其深远。

  ⑾“坟墓”句:谓诗人祖坟在四川眉山,距黄州有万里之遥,欲吊不能。

  ⑿“也拟”句:晋阮籍每走到一条路的尽头,就感慨的哭起来。这里隐言拟学阮籍途穷之哭。

  ⒀死灰:指上面“乌衔纸”的纸钱灰,隐用汉韩安国的话,《史记·韩长孺传》:“安国坐法抵罪,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田甲曰:‘燃则溺之!’”

   赏析

  第一首借寒食前后阴雨连绵、萧瑟如秋的景象,写出他悼惜芳春、悼惜年华似水的心情。诗人对海棠情有独钟,并多次在诗中借以自喻,其《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中说:“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且对自己与花“天涯流落俱可念”的共同命运,发出深深叹息。这首诗后段对海棠花谢的叹惋,也正是诗人自身命运的写照。他对横遭苦雨摧折而凋落的海棠,以“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的绝妙比喻,正是对自己横遭政治*、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的命运的借喻。

  假如说前一首诗表现贬谪之悲还较含蓄,第二首则是长歌当哭,宣泄了诗人心头无限的积郁。诗中先描写雨势凶猛,长江暴涨,似欲冲入诗人居所。而风雨飘摇之中,诗人的小屋如一叶渔舟,飘荡于水云之间的状况“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二句,描写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与艰难,表现了诗人在黄州时常迫于饥寒的窘况。诗人从前在京师、杭州等地,每逢寒食佳节,曾经有过许多赏心乐事,如今却只有满目萧条、满目凄凉,他不由得悲极而发出“那知是寒食”的设问。寒食、清明又是祭祖、扫墓的日子,看见“乌衔纸”,诗人这才恍悟,当前确实正是寒食节令,这故作回旋的笔墨,突显了诗人痛定思痛的心情。诗人以直抒胸臆的手法明言君门九重欲归不能,亲人坟墓远隔万里欲祭不可,于是篇末说是要学阮籍穷途之哭,又反用韩安国典,表示对政治的冷淡和忧谗畏讥的心情。

  在艺术特色上,《寒食雨二首》分别以人声韵与上声韵传达诗人苦闷的心境。通篇紧扣寒食节的主题。章法结构紧密,虚实相间。还以“空庖”、“寒菜”、“破灶”、“湿苇”等空寒物象,突现窘迫的物质生活;以“纸”、“坟墓”、“死灰”等死亡意象,渲染凄怆悲凉的基调,风格沉郁,显示出一种沉稳悲壮的人格力量。但是,作者即使在“春江欲入户”的艰苦环境中,仍不失那份天真的童心。大水都快淹进门了。他还在想象“小屋如渔舟,潆潆水云里”的那种乐趣。这正是东坡独特、可爱的地方。他很少作愁苦的呻吟,更不会无病呻吟,还时不时展现几分幽默感,如“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小屋如渔舟,潆潆水云里”,几乎已经从忍受苦难升华为诙谐欣赏的态度了。

  贺裳《载酒园诗话》说诗人“黄州诗尤多不羁”,认为此诗“最为沉痛”。黄州时期,苏轼写了不少旷远清超的诗词,但这首诗实在写出了他最为真实、沉痛的内心感情。诗人手书此二诗的真迹至今犹存,也可见其对此二诗的重视。

标签: 寒菜 寒食雨二首 湿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