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简介(飞夺泸定桥主要内容20字)

满眼笑意 古诗鉴赏 9

故事飞夺泸定桥故事大意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这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5日,事情经过如下: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1935年5月27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出发,原定3天后抵达160公里外的泸定,结果在28日清晨接到命令,限令必须于29日夺取泸定桥,也就是说,四团必须在一天之内走完剩下的120公里。如果要完成这一任务,即使按照急行军的速度,也得24小时不间断地奔跑才行。

派一个师在龙街架桥佯攻,引诱一切“追剿”军队都向这里靠近,我主力部队则在绞车渡歼灭守敌,用六只木船胜利完成了渡江任务。

飞夺泸定桥的背景资料故事

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红1军团第1师第1团一部在四川省安顺场成功强渡大渡河后,蒋介石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1935年5月,红军为北上抗日向大渡河挺进,面临天险泸定桥的挑战。这座铁索桥是北上必经之路,国民党军队在此防守,并计划阻拦红军。红军早已洞悉敌人的计划。28日,红四团接获命令,必须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紧迫,距离泸定桥还有240里,而敌军的增援部队正逼近。

红军英勇顽强阻击敌人,不惧生死,面对敌军数倍于我军,红军战士表现出顽强与敌人进抒死博斗,面对桥下河水湍急涌流,红军丝豪不惧,为了尽快夺取沪定桥。

1935年5月25日,红军在安顺场成功强渡大渡河。面对仅有几只小船且需一个月才能让几万红军全部过河的困境,以及紧追不舍的国民党军队,形势十分紧迫。2. 5月26日上午,在、周恩来、朱德等人决定后,红军立即指令夺取泸定桥。红军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

用两三百字概括一下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飞夺泸定桥讲述了红军不畏艰险,顶着敌人的炮火和子弹,强行渡过泸定桥,占领军事要地的故事。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 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只剩悬空的铁索,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当接近桥头时,由团长王开湘,决定红1军团第1师及干部团由安顺场继续渡河,两路夹河而进。

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1935年5月27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出发,原定3天后抵达160公里外的泸定,结果在28日清晨接到命令,限令必须于29日夺取泸定桥,也就是说。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成功强渡大渡河后,决定沿河左岸北上。红军主力从安顺场出发,沿着大渡河右岸北上。

飞夺泸定桥主要内容20字

飞夺泸定桥主要内容概况 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事情经过如下: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第2连连长廖大珠等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粉碎了蒋介石歼灭红军大渡河以南的企图。

文章大意主要记叙了红军战⼠为了夺取⼤渡河上的泸定桥⽽进⾏的惊⼼动魄的战⽃,从⽽使学⽣感受到红军战⼠的英勇⽆畏,学习红军战⼠不畏艰险。

答,红军长征到了大渡河,河上只有一座泸定桥,桥对岸还有国民党守军。桥上只有13根铁索,桥上的木板也被对岸的国军抽走。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200字左右)

主要记叙1935年5月,为了北上抗日,红四团的全体指战员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这篇课文主要歌颂红四团的全体指战员们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因此在朗读课文时应把握“崇敬”“颂扬”的基调。

泸定桥简介

泸定桥(Luding Chain Bridge),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于1961年3月4日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3年纳入景区管理。

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该桥因“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

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西岸北上,红四团战士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中午,红四团在沙坝天主教堂内召开全团干部会议,进行战斗动员,组织了由连长廖大珠、指导员王海云率领的22名夺桥突击队。

下午四点,22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

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

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借助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

泸定桥因此而成为中国共产党长征时期的重要里程碑,为实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最后北上陕北结束长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其中就有七位元帅长征时经过了泸定桥。

当时在激战后的泸定桥上,刘伯承元帅曾用脚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感慨万千地说“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朱德总司令在长征回忆中题词“万里长江犹忆泸关险”的诗句,充分说明了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艰险与壮烈。

台湾“国史馆”“蒋中正总统文物XX号”的卷宗就是“刘文辉电蒋中正:据袁旅称俘匪共匪主力由安庆埧夹河窜康定企图由炮山经丹巴合徐及泸定桥李团与沿河之匪奋战等情报”,时间是1935年5月29日。

战后

5月29日晚22时许,刘伯承、聂荣臻率右路军红一师红四团先头部队进入泸定城,两军会合在泸定桥东岸。刘伯承走在泸定桥上,感慨万千,说:“这里应该立一个碑”。飞夺泸定桥的22名士兵得到了当时红军士兵所能够得到的最高奖赏:一身列宁服,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一个搪瓷缸子和一双筷子。

陈云说:“如红军不能过桥,则安顺场渡河至北岸之一师,势将孤军作战,而南岸之红军主力则必走西康。西康则系游牧区域,粮食宿营,两感困难。而国民党军进剿则以雅安为后方,追剿部队虽感困难,但有后路接济,红军则极难克服困难也。”

5月30日,毛泽东、周恩来等到达泸定桥。毛泽东说:“过大渡河是红军长征途中最关键的事件。如果在那里失败了,它就很可能被消灭。这种命运,在历史上早有先例(指太平天国石达开)。”毛泽东曾作诗《七律·长征》,其中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段。

飞夺泸定桥之后,红军左、右路军会合于大渡桥的东岸,中央红军盼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愿望越加强烈,他们将要北上穿越大雪山,选择最近的路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所有红军通过泸定桥后,毛泽东令红九军团政委何长工带队守到天全那边打完才带部队北上归队,国民革命军中央军薛岳部没能强渡过河。

6月2日撤走前,何长工下令将9条底索每隔一条剪断一条,共剪断四条。导致行人只能扶着铁索慢慢通过泸定桥。刘湘花了好几万大洋,由朱铁匠的父亲花了几个月修复后,桥才能使用。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飞夺泸定桥

标签: 泸定桥 红军 飞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